2012.11.01 第 232 期

醫生也是人

醫學六 黃筱

 

只要是人,對生命的基本要求就是平穩、安適的生活。就算被賦予濟世救人期望的醫生,也是如此。

但不知何時開始,這對台灣界似乎逐漸成為一種奢望。無論是難以負擔的賠款額度(如2012年梧棲童綜合醫院神經外科急重症處理案件,判賠3341萬元)、訴訟頻率的增加(從1995年的197件,增至2010年的485件,現今每天至少有一名醫師被告)、被告原因的不合理性(如2009年台大醫院胡瑞恆醫師依醫療準則割除膽囊息肉,卻被李英豪法官起訴),種種厄況都顯示醫師地位正逐漸崩壞、病與法關係日益緊張。於是界人心惶惶、防禦性醫療增加文書工作量與健保支出、「五大皆空」、健保局準備施行畢業生與住院醫師名額相等的「一個蘿蔔一個坑」政策一切似乎走入惡性循環的漩渦,混合著工時高、相對薪資過低等因素,的確令學生對未來感到恐懼與茫然。

今年暑假到斯洛維尼亞的醫院交換見習,經歷兩在急診部、兩在加護病房的日子。筆者在這裡感受到的醫療水準和台大醫院並無太大落差,但無論病溝通模式與關係、醫師感受到的病對立與訴訟率、醫師與學生們對未來的展望,都是輕鬆而正向的。大家聽到我們闡述台灣醫療法律判例時,都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看到他們真切地關心與治療病人、雙方互動間自然流露出來的信任,心中會不由自主的想:這才是真正的醫師。

台灣的醫療究竟是怎麼了?人民知識水準提昇,逐漸重視自由、權力和服務品質,懂得使用法律保護自己,帶來的卻是難以扭轉的崩解。對於學生,或者說是「人」來說,另謀一條阻力更小的路,其實是莫可奈何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