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1 第 232 期

榮「蛻」紀念品

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 副教授 方偉宏

 

今年(2012)醫技系榮退了三位資深的老師,一月底高全良老師屆齡退休,同時間林淑萍老師因開創人生新事業而申請退休,七月底則是高照村老師屆齡退休。本系為了感謝兩位師及林老師多年來為本系師生所做的貢獻,同時祝福三位老師退休後無憂無慮、幸福快樂,分別在二月及九月間辦理了榮退紀念會,由系主系主持,會中除了本系師生的參加,還邀請了醫學院及附設醫院的院長,檢驗醫學部主任,以及三位老師過去教過的學生和系友共同歡慶。

醫學院、醫院及本系分別為三位老師準備了紀念品,在會中由院長及主任頒發,而聚會結束前本系師生及系友也紛紛依序排隊,將精心準備的禮物,送給榮退的老師,並合照留念。

高全良老師及高照村老師在本系服務超過四十年,在我大學時代就教導過我,而三位老師在我回到母系服務後又與共事了二十多年,在工作上時常給我建議及指導,使我受惠良多。再加上我與高照村及林淑萍兩位老師廿多年來共同合授臨床生化學、實驗、實習及儀器分析等課程,在教學上彼此合作無間,因此他們的榮退讓我萬分不捨;與幾位老師這麼長期又特別的師生及同事關係,在榮退紀念會這麼特殊的場合,我該準備什麼樣別具特色的紀念品呢?

幾經思量之後,我決定親手製作榮「蛻」紀念品給榮退的老師。

十多年來我與內人常於假日帶著學齡期的兒子,到溪邊湖畔採集水蠆的蛻殼水蠆是蜻蜓及豆娘水生幼蟲的總稱,當水蠆要羽化成蜻蛉成蟲時,會爬出水面到岸上的岩石、樹幹、草葉上破殼而出,從此蜻蜓展翅高飛自由自在,岸邊則留下幼生期蛻殼。

我們將採集回來的蜕殼清洗、展肢及乾燥後,用環氧樹脂灌膠的方式,輔以透明投影片製作的說明牌,製作成適合自然解說的標本,這些蛻殼保有蜻蛉類幼生期的所有外形特徵,可以讓學生或一般民眾了解水生昆蟲生態,蜻蜓及豆娘皆屬於蜻蛉目,但屬於不同的亞目,因此幼蟲及成蟲外型上有些相似有些不同。

例如在口器方面兩者都有特別的「下唇」,可以伸長攫取獵物,獵食時下伸出的行為,如同伸手乞討,因此水蠆的語俗名正是「水仔」。

蜻蛉類無論成蟲或是幼蟲都是積極兇猛的獵食者,它們主要是以靈敏的「複眼」發覺獵物。

蜻蛉類自幼蟲轉為成蟲為不完全變態,也就是說它們的幼蟲已具備一些成蟲的特徵,「翅芽」就是為了羽化後成為翅膀所做的預備。

昆蟲體節分為頭、胸、腹三個部位,沒有所謂的尾巴,因此我們常稱蜻蜓的尾巴正式的名稱應為「腹部」。

最後則是蜻蜓及豆娘水蠆最大的差異,蜻蜓腹部末端有「肛門刺」,而豆娘腹部末端則是可以協助呼吸的「尾鰓」。

為榮退紀念所準備的標本,豆娘水蠆蛻採用短腹幽Euphaea formosa 這是只出現在臺灣的一種特有種豆娘,在溪流間相當的普遍。值得注意的是本種是以臺灣歷史名稱之一的 Formosa 做為種名,相當具有紀念意義。標本中的蜻蜓水蠆蛻採用的是鈎尾春蜓 Lamelligomphus formosanus 這也是一種普遍出現在溪流間的蜻蜓,由於本種最初是在臺灣發現命名的,因此種名formosanus也是由 Formosa 所衍生出來。過去我曾用這兩種水蠆蛻殼製作標本用來贈送外賓,獲得不少好評,認為是來自臺灣最獨特的禮物,值得珍藏。

而為了配合老師榮退的年度,我特別採用2012年夏季在新北巿坪林及深坑新的蛻殼製作紀念品。採集製作的過程是我和內人共同參與,因此標本中包括了我倆的署名,製好的灌膠標本配上特別訂製的立框,就可以放置在案前觀賞或是櫃內典藏(圖一)。

在榮退紀念會中(圖二,圖三),我簡介了紀念品的意義,同時很有感情的說:「老師退休了,就如同破殼而出的蜻蜓,從此海闊天空、自由自在、任我翔,然而回顧這留下的蛻殼,還要不時記起一起在醫技系打拼的我們。」

最後附加的蛇足是:贈送給高照村老師及林淑萍老師榮「蛻」紀念標本的袋子裡,另附一份新學期臨床生化學的課表,畢竟兩位老師還是本系兼任教師XD,在招募新老師還未上任之前,上課的事還是萬事拜託 Orz.

 

圖一、榮「蛻」紀念品樣本

 

圖二、高照村老師於榮退紀念會與作者合影

 

圖三、林淑萍老師於榮退紀念會與作者合影

 

圖四、高全良老師與作者合影。二月間因公務未能參加高全良老師的榮退紀念會,稍後向高老師補上遲到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