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1 第 241 期

香港實習之心得

物理治療學系 陳曉濤、李文浩、邱柏儒、顏家孜

 

在今年四月份,我們四人有機會能夠在香港進行為期四週的實習。對我們四人來說,這次的實習之旅都無疑是我們的一個寶貴經歷。

由於香港這一站是我們大四實習的最後一站,所以比較台灣和香港兩地的物理治療便成為了我們的一個焦點。

首先是服務的不同。香港理工大學附設物理治療診所提供的服務很多元,除了基本的物理治療外,還有鞋墊設計、健康促進計畫及與職業足球隊合作的場邊防護,很幸運的在這段時間老師找到機會讓我們可以體驗。鞋墊設計的部分會先量測客人下肢的各項基本參數,之後再到機器上以圖像記錄腳型及外觀,藉由各項施測做出合理的判斷後,治療師即可使用熱槍將事先製造的鞋墊客製化成專屬於客人合適的鞋墊;健康促進計畫方面,藉由第一次量測客人的柔軟度、肌力、心肺耐力、體脂肪率等,比照常模後找出最需要改善的部分,然後擬定一份居家運動計畫,讓客人執行一段時間後,再進行後測以了解是否有進步或是否需要進行調整;場邊防護方面,針對一些受傷的運動員,治療師會在比賽前給予軟組織按摩、固定或支持受傷部位、止痛等治療,比賽期間若有運動員急性受傷,待裁判判定需緊急處理後得要馬上衝到場上快速評估及治療,等到比賽結束後,再去檢查一次那些受傷的運動員是否需要再進行治療。

 

↑老師正在為香港足球職業甲組聯賽的流浪隊球員做中場防護

 

再來是病患特性的不同。香港理工大學附設物理治療診所為一家自費私人診所,一次療程所需要的花費比起台灣健保制度來說還要貴上許多,病人對於治療的配合度及執行度相較來說也就高上許多,很多人甚至願意再花時間到健身房執行在診所學習到的運動;由於是校內附設診所,所以接觸到的病患多半是較為年輕的教職員或學生,許多人很重視養成良好運動習慣,有些甚至是要開始執行如跑步或騎腳踏車的運動前,特地來一趟診所評估是否合適或尋求相關意見;還有接觸到的病患種類也比較不同,以往在台大實習時都是接觸到肩膀或膝蓋方面問題的病患,在這邊接觸到比較多頸部、腳踝方面的病患,所以說接觸到甚麼狀況的病人真的是要靠運氣啦!

另外是制度的不同。香港理工大學的物理治療就讀三年成功畢業後不需要考取執照就可以成為合法的物理治療師;許多臨床物理治療師會再進修其他治療課程,診所內多名治療師就進修過針灸治療,並且實際運用在病患身上;在香港接受物理治療前一樣需要經過醫師轉介單,但不像台灣只能由復健科醫師開出轉介單,任何醫師(甚至是牙醫師)都可以藉由轉介直接把病患交給物理治療師。

關於香港的生活,一般人的印象是繁華大都市、急促的步伐和熱鬧的夜生活。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在香港的每分每秒,你都可以看到香港人快速地從身邊經過。特別是在上下班時間和午餐時間,更能表現香港的急速步調。而當自己也融入其中時,那速度一開始實在難以招架,大約過了兩個星期才比較適應。

如果以香港和台北的生活作比較,台北的生活是較慢的步調(但比起台灣其他地方台北是快的步伐),你會比較想去享受當下身邊的事物,一份早餐,一條人行道,你會願意花較多的心思去體會;在香港的生活,你會希望去多把握時間去享受繁華,欣賞穿梭在五色燈光下的美人美事,不惜以更快的生活節奏,去感受更多的美好。

我們也受到香港理工大學的學生熱情的招待,不只主動邀請我們去吃飯,更在他們要期中考時仍然堅持帶我們出去玩,這種「捨命陪君子」的態度讓我們更備感溫暖。而在診所的同事跟老師也非常照顧我們,遇有一些生活困難,他們會立刻幫我們找答案,還會常常帶我們到香港不同地方走走,真的很高興能遇到他們。

 

↑與理工大學學生一起去維多利亞港

 

最後要感謝學系提供願意提供機會讓我出外實習,這次機會為我們的物理治療師的成長之路添上了寶貴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