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1 第 248 期

杏林(楓城)管弦樂友懇親會後記

微生物學科 陳振陽退休教授

 

緣起

景福基金會目標之一在促進校友與母校的聯繫,每年均舉辦固定畢業年度校友返校活動。基金會謝博生董事長於去年(二O一二)發起綠野社校友返校活動,邀請前輩校友與醫學院愛好美術的師生共聚一堂。本年度更促成愛好管弦樂器的校友回到母校,共同回憶當年的音樂活動,並與在校同學做人生經驗的分享。

 

經過

喜歡音樂是臺大醫學院的傳統。從台北醫專到台北帝大都有很多音樂活動(參見林吉崇教授著:醫專音樂部史)。此次邀請的校友則為終戰後台灣大學醫學院校友中參與音樂活動的校友們。一九五三年周欽城學長成立杏林弦樂團,至一九六三年與臺大管樂團合併為臺大管弦樂團。由醫學院柯守魁擔任團長,郭耿南任副團長,莊伯祥任樂團首席。活動至一九六四年解散。此期間的團友為第一代杏林。一九六四到一九九二年雖無正式團體,但每學期仍有音樂會活動,此期間參與活動的校友稱為楓城音樂會成員。一九九三年杏林弦樂團正式復團,迄今二十週年。參與此期間活動者稱為第二代杏林。因此,六十年來參加醫學院管弦音樂活動者不在少數。可惜前期很多都出國,無法聯繫或邀請。近期雖人數眾多,但也無法充份掌握聯絡。

為了邀請校友,除了由謝董事長與陳振陽教授於景福醫訊第30卷第9期聯名刊登邀請函外,由張書豪校友(現骨科住院醫師曾任團長)以電子郵件聯絡近期畢業的校友。陳振陽教授並以景福基金會出版臺大醫學院景福校友通訊錄的住址發出約一百份邀請函。基金會陳淑娟小姐與呂雨珊小姐更協助聯絡資深團友。為了配合本年度校友返校日(十二月七日),懇親會訂於十二月六日舉行。

在節目方面除了邀請在校生以音樂迎接校友外,也邀請校友共襄盛舉。懇親會於十二月六日下午五時三十分在二號館開始報到。六點正音樂會開始,節目如附表一。首先由小兒科陳慧玲教授演奏自己創作的鋼琴獨奏。陳教授的鋼琴琴藝深受懇定。她在還是intern那年,適逢東址新院區開幕,即由她擔任開幕音樂的演奏,令人印象深刻。除了在楓城音樂會是主角之一外,也曾任杏林合唱團團長。其次由頼明詔院士與夫人翁惠瑛醫師合奏艾爾加的「愛的禮讚」名曲。頼院士為第一代杏林主將之一,也參與臺大管弦樂團擔任第一小提琴。夫人翁醫師,一九七二年醫科畢業。兩位因音樂而結緣,迄今琴瑟合鳴,是令人羨慕的神仙伴侶。最難得的是功成名就之後,還能把音樂演奏重拾回來,做為精神生活的營養品。

第三個節目由第二代杏林指揮之一,林書夢老師,帶領他兩位小朋友林宜(鋼琴)與林珥(大堤琴)演出三重奏。林老師醫技系友,畢業後留學美國取得音樂碩士學位。目前業餘生活仍不離音樂,並將優良的音樂基因傳給了下一代。第四節目由姚力文醫師率領牙醫系同學林聖翔(牙五,長笛),曾煒涵(牙三,小提琴)及游純瑛(牙六,大提琴)擔綱演出。姚醫師為楓城音樂會主將之一。一九九二年六月二十九日在臺大交響樂團協奏下演出葛利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最近仍常有音樂演出。此次她特別號召牙醫系幾位同學一起演奏,別具傅承的意義。第五個節目由第二代杏林現役團員楊景涵(臨藥所二,小提琴),王恭仰(醫五,小提琴),林冠廷(醫五,中提琴)及張瑄平(臨藥所一,大提琴)演出孟德爾頌第二號弦樂四重奏第一樂章。他(她)們琴藝精湛,以最好的音樂來迎接學長。最後一個節目由第二代杏林半退役的余宛蓉(醫七,小提琴),藍鼎淵(醫七,小提琴),陳冠穎(醫七,中提琴)及張瑄平演出修伯特第十四號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第一樂章。前三位參加杏林弦樂團資歷最深。多年來並與經濟系李齊(大提琴)組成四重奏在各種場合演出(包括景福校友返校日)。李齊離開臺大,很幸運的他們找到張瑄平加入。張瑄平大學時代擔任臺大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琴藝倍受肯定。

高水準的音樂演出終於準時在下午七點左右結束。剛主持完景福基金會董事會的謝董事長已先趕到現場,因此,即請他向來賓致辭(參見杏林樂團六十年校友懇親會歡迎詞)。並由他致增紀念品給協助此次懇親會的陳振陽教授表示感謝之意。

七點十分,全體與會人員(參見表二)移駕醫學院門口,進行團體大合照。然後轉至仁愛路一段十七號地下二樓餐敘。由於前指導老師頼凌平教授及前指揮許惠品老師無法參加餐敘。因此,歷任指導老師及輔導老師與歷任指揮中出席的六位先在醫學院門口合照。其他各小群體的合照則在上海鄉村餐廳舉行。

約八點鐘(用過幾道菜之後)開始小團體合照。首先第一代丅杏林(第一桌),其次依序為楓城音樂會成員(第二桌),指揮與杏林第二代前期(第三桌),第二代杏林較早期(一九九三年附近,第四桌)及第二代杏林現役團員(第五桌)。再依不同組合合照。包括一九九二至夏威夷參加校友會的合唱團員,牙醫系,藥學系,護理系,曾參加臺大管弦樂團及臺大交響樂團者(人數最多),擔任團長或副團長(第二多),擔任首席(第三多)。

最後邀請學長傳承經驗,依年齡順序為李明亮教授,莊伯祥醫師,陳維仁醫師,徐龍雄董事長,郭耿南教授,頼明詔院士,陳廷輝老師(指揮),陳恆德教授(第二任指導老師),吳寬墩教授(現任指導老師)及陳沛隆助理教授(第二代杏林initiators之一,一九九二杏林合唱團員陳沛隆,楊濬光,張必正及連琬菁為initiators)分別致辭,交換心得,並鼓勵新一代杏林團員更加進步。餐敘在九點半左右結束。在互道珍重中,依依不捨的離去。

 

感謝與感想

這次懇親會能夠順利及成功辦理,首先要感謝謝博生董事長的促成及基金會的主辦與協助。也要感謝所有參與及報名後來無法親臨的校友,還有知道不能來以及參加音樂會而不參加餐敍仍捐款的校友。當初寫邀請函時忘了加註不參加餐敍就不必捐款,在此請原諒。此外,要感謝排除萬難參加演出以及負責場務工作的各位夥伴。最後,要特別感謝李明亮教授於台南開會後直接驅車趕來,陳維仁醫師由高雄趕高鐡來回,頼凌平教授由夫人推輪椅來參加。這種景福人的熱情令人感動。

還是有些感想與大家分享。這次出席率看起來第一代杏林是最高的。年紀越大,越珍惜年輕時的回憶。其次是楓城音樂會時期的校友(一九六四到一九九二),雖然在台人數不多,但出席情形算是不錯。再來是第二代杏林的前幾屆(一九九三到一九九八)。最近十餘年參加杏林樂團的人數雖然很多,但可能是社會新鮮人,正在為生活打拼而不克參加,以致與會人數相對的很少。這次聚會讓年輕的樂友終於能親自與大前輩、前輩相聚一堂。相信他(她)們心中一定有所震動。而前輩們目睹現役團員們的精湛演出,應該可以感受到後浪推前浪,我們的社會還是充滿生機。最重要的是,這次聚會幫我們見證了歷史。有道是「欲滅其國,先滅其史」。盼望大家能更重視歷史。這或許是這一代年輕人所最缺乏,需要加強努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