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1 第 248 期

金山人文關懷服務

物理治療學系二年級 林昱瑄

 

2013年的暑假,我決定參加系上的金山人文關懷服務隊,原因單單是希望兩個月的長假能過得充實點;另一方面,也希望能藉此訓練自己與人接觸應對的能力。但沒有想到,我在金山所學的比我所能給的還多了好多,而所見的每一處帶給我的都是感動和省思。

這次服務的內容是「喘息服務」,「喘息服務」是幫助因照顧生病的家人而長期無法出門的家屬。往往在我們的認知中,無法出門的人大多是有障礙的,但很少人想到有些人是因為要照顧家中有障礙的家人,而無法出門。在現在的醫療體系中,他們反而很難得到協助,他們可能會遇到醫療照護、社會資源等問題,甚至是本身因長期照顧家人而導致生理和心理上會出現問題,所以喘息服務提供了他們可以休息的機會。而在參加這次服務隊之前,從來沒聽過喘息服務的我,更沒想過有一天可以藉由這個方式去服務人,這使沒有任何服務經驗的我更感到緊張焦慮了,深怕一不小心,反而弄巧成拙。

 

 

每週三我們都會搭上台大醫院通往金山分院的接駁車,一小時搖搖晃晃的路程,就如我的心一樣忐忑不安,只能望著遠方的海平線,恍惚之間就到了金山分院。想起第一次剛到醫院的時候,我才知道這次服務隊是和金山的居家照護團隊合作,當我還在想我們要怎麼和個案接觸,是病人會來醫院嗎?還是我們要過去呢?如果是的話要怎麼去呢?各種問題浮現在我腦海,但金山分院的護理師隨手撥了通電話,不久司機大哥就在醫院門口,帶我們前往要服務的個案家中,而護理師為我們一一簡介了個案的情形,這有條不紊的短短過程是我第一次的震撼。原來前往病人家中關心他們是有可能的,醫療人員並不一定要待在醫院,被動地等著病人來求助,而是可以主動地去關心他們。看著金山分院建立的系統,醫療人員們和司機大哥培養的默契,使醫院和病人距離被拉得好近,我想在金山的居民心中,醫院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溫度、有熱情的,這使我感動,也督促著我要更努力地服務這次的服務對象。

還記得我參與的其中一個個案,當時我們下了車爬上樓,看著每階不同高低的階梯,心裡不免想,這次喘息服務的對象劉阿嬤和他的兩個兒子走起來不就更危險了。進到家門後,劉阿嬤熱情的招待我們,桌上擺滿的水果,阿嬤的熱情好客,使人看不出她平日一個人照顧兩個兒子的疲累。劉阿嬤的大兒子患有帕金森氏症,而三兒子阿銘因車禍頭部重創,行動不便,當看到兩個兒子的情況,很心疼劉阿嬤一大把年紀仍須如此辛苦。還記得劉阿嬤說希望他們有一天能照顧好自己,因為阿嬤擔心如果自己走了,他們要怎麼辦,聽到這兒,我的心不禁酸了起來,這也更堅定了我想要幫助他們的心。

我們計畫分成三組,一組陪阿嬤聊天、做運動,一組幫助阿銘,另一組則照顧大哥,這樣似乎讓整個家有活力了起來。阿銘平時都做在茶几前看電視、吃飯,但老師評估他坐的椅子對他來說實在太低了,這將增加他跌倒的風險,但阿銘堅持不換,因為那是阿嬤為他買的椅子,我想這就是母子情深吧!所以我們決定幫助他去適應椅子。我們先讓他在家裡做復健以增強他的肌力和動作的穩定性,利用他的椅子和助行器輔助,從簡單的半蹲到站立、抬腿動作,到最後將動作連貫起來,使他可以安全地在椅子起身坐下,穿褲子也不用花那麼久的時間了,阿銘的進步真的出乎我意料啊!

 

 

相較於阿銘,大哥較沉默寡言。起初要大哥做做運動著時不容易,但之後他也願意起身動動了。大哥喜歡逞強,往往在藥效退去後,仍是莽撞地走路,更讓我們擔心的是他不喜歡使用助行器,所以常常跌倒撞傷。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再發生,我們開始訓練他的肌肉穩定性,也不時地提醒他,藥效過後一定要使用助行器。而我們這次主要服務的對象劉阿嬤從不放心地在一旁看著,不時地叮嚀他們要堅持,到最後可以在旁放心地跟我們聊天,卸下心防與我們分享他們的故事。這次的居家探訪,讓我最刻骨銘心的畫面,莫過於是阿嬤牽著大哥的手,唱著「雙人枕頭」與大哥練習走步,而阿銘也在旁邊拍著手哼著曲,看了不禁想,這正是「母愛」吧!阿嬤是如此的愛著她的兩個兒子,我想也正因為強烈的母愛,他們三人才能一直走到現在。

猶記得劉阿嬤在我們最後一次的來訪,依然準備著豐富的水果、甜湯,但這次阿嬤在我們面前真心地向上帝禱告,聽著她哽咽地向上帝祈求保護我們,看著她淚眼婆娑地低著頭禱告,我們也忍不住紅了眼眶,更加捨不得喘息服務就此結束,很渴望能再為他們做得更多。但也只能祈求他們母子能有健康穩定的生活,更期許大哥和阿銘未來能更進步,劉阿嬤能放下擔心,但依然用偉大的母愛扶起她心愛的兒子們!

除了去居家訪視外,金山分院也為我們安排了一天的課程,給我們一個機會去了解除了物理治療外,其他醫療人員在社區中的角色。這使我意識到,其實這次的服務,除了以一個物理治療師的角度教個案做運動以外,我們還做了好多從來沒想過物理治療師也可以做的事:第一次用洗澡機幫病人洗澡、學會用鼻胃管餵食病人、捲起袖子打掃因颱風殘破不堪的安養院、陪伴髖關節骨折的病人散步,這些事提醒了我,其實我們可以做得更多。當進入了居家和社區,就不再像醫院一樣,各種工作事務分得清清楚楚,而是只要在能力範圍內的事,都是值得我們去做的,就算只是簡單的陪伴。而更重要的是,我認知到了服務的真諦是滿足他們的需求,而不是一昧地給予我們認為是好的東西,唯有站在服務對象的角度,我們才能給予他們最需要的關懷和幫助。

 

 

參加了這次金山的服務隊,不僅讓我嘗試帶病人做運動,也帶給我很多新的想法和概念,從個案身上我學到的不只是物理治療要如何幫助他們,更多的是認知到自己可以再做些什麼。看著他們的笑容,那樣純樸、那樣的信任,我希望之後還有機會到金山,不要只是短短幾個月的過客,給予他們更深厚更長久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