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1 第 250 期

From "Points of care" to "the one" who cares
從「物」到「人」:從手部衛生看台灣的醫療語言

內科部 盤松青醫師

 

2004年開始台大醫院開始於全院提供乾洗手設備,以提供同仁更方便的手部衛生方式,也符合WHO提倡「points of care」在醫療照護的所在,提供隨處可得的手部衛生「物」品;但醫院這個大型的有機體其實不光由醫療同仁組成,更大的主體其實包含了我們的病友及照顧者,我們也希望能提供病友及社會大眾在醫療感控方面對等的資訊。

近年來台灣的人口組成略有改變,包含人口老化、新移民增加等,所以我們在病房旁的照顧者,其實有越來越多的人對中文並不熟悉,在今年的世界手部衛生日(201455日)我們拍攝了多國語文版本的衛教短片,很榮幸地邀請到中央廣播電臺印尼語召集人,同時也是在臺首創發行的印尼文雜誌「INTAI」的總編輯譚雲福先生(Tony Thamsir)及四方報編輯阮舒婷小姐共同演出,我們也想聽一聽他們關於語言對就醫行為重要性的想法:

譚雲福先生為印尼華僑,臺灣國立政大政治系畢業,在臺生活也已超過20年了。

 

Q:一般而言,您覺得台灣對外籍或新住民是一個友善的地方嗎?

A:台灣如何對待這些來自國外的朋友,我覺得可能有兩個標準,第一個是亞洲國家的、東南亞國家的;第二個就是所有的西方國家的。這個是普遍大家都會感覺到的。在東南亞國家的這些外籍人士來到台灣的時候,因為家境的狀況可能不是很好,所以難免來台灣的原因與西方國家外籍人士來台灣的原因並不一樣。每個國家都會有這樣的問題,所謂的:歧視。但是,這個慢慢的從我在台北市政府服務所觀察到,民國九十年到現在,有不斷的在改善。台灣對外勞、外配的服務跟照顧,還有法令上的一些保護,其實是很足夠的。我們拿馬來西亞或是阿拉伯國家來做比較的話,當然台灣這邊會比較好。但是今天如果純粹從台灣的角度去看,外勞的處境、外配的處境,其實我們會碰到的是很多的問題,而且是目前雙方政府,不管是印尼的也好、菲律賓、越南、泰國、柬埔寨的駐華代表,因為與臺灣沒有邦交,在雙方政府的人力不足情況下,加上二者語言不通難免造成的一些誤解,自然就會形成一個新的臺灣問題。

另外是文化層面,針對外勞來到台灣其實不只是工作,但是同樣的他們來台灣的時候也會帶來了他們自己的文化,帶來了經濟效應,再來就是他們同時間也變成台灣的一份子。因為人是最難管理的東西,所以常常會碰到的問題是,政府引進外勞,或着是說讓外配來到台灣之後,但是今天如果很簡單的跟醫療比較有關係的,他們生病了,他們要到哪裡去看醫生?他們是不是可以自己到醫院來就醫?然後醫院是不是有這樣的服務的窗口,懂他們語言的人,讓他們可以比較順的表達出他們所碰到的問題。更不要說其他的食衣住行育樂,這些問題一而再,再而三的累積起來,每個外勞來台灣三年,三年他所累積起來的問題,一旦有一天爆發時,它有可能會是一個新的台灣大問題!

偏偏這些人是沒有投票權的,他們隻身來到台灣工作,但是有沒有人想到說他們也有需求,那他們的需求要怎麼解決?簡單的吃的問題,一個不吃豬肉,台灣剛好很多道菜多少都會有豬肉。再來是宗教上的問題,譬如說台灣是過年過節會去拜拜,菲律賓的人大部分是天主教,印尼大部份的是回教,而越南、泰國可能就比較沒有這個問題,那就會形成一個新的摩擦,因為雇主會請他們去準備,其實在他們的宗教裡面,這個東西是不乾淨的。再來性方面的需求,他們來到台灣的人都是21歲以上了,每一個人都有性需求,那就會形成一個新的問題。所以我們的雜誌也曾經辦過例如墮胎的座談會,那時候才知道原來墮胎很簡單,只要你跟別人發生性關係,然後不小心懷孕了,因為懷孕的話,雇主會以不適任而請她離開。為了保護她的工作權力,她就會去找醫院或是去找一些診所,那如果今天她肚子裡面的嬰兒才一個月、兩個月,那也許還OK,有的甚至是六個月了,那還要墮胎,這個就很危險了。大醫院或衛福部等高層怎麼會知道,因為她們不會到大醫院去,她們都會去一些特定的診所。再來是錢的問題,他在台灣賺錢沒有錯,那有部分會寄到他們自己的國家,但是有部分的錢是在台灣轉動的,因為他們也需要買衣服,他們也需要買手機,他們也需要生活。所以在經濟方面來講,其實外勞是一個可以促進國內經濟及文化交流的一環。

台灣一直比較沒有辦法去接受來自於東南亞的文化。每個人都會跑去泰國或峇里島玩,但是你在台灣很少可以找到一間泰語或印尼語補習班;但是你若要找到日文、西班牙、法語、德語等補習班,都很簡單,這個是語言上的問題。它是鄰近國家沒有錯,也許現在的經濟狀況不是很好,但是它們的經濟成長是比台灣來快、因為人口多、再來是便宜,所以連郭台銘都跑去國外設廠了,那這樣的經濟發展的話呢?是不是再五年、十年它就會超越台灣了。那這時候台灣如果還沒有辦法很快的去接受這些人的文化,是很可惜的;其實對我來講,外籍與新住民是豐富台灣的文化,不會影響到台灣本土的文化,而是增加了台灣的文化。因為在台灣目前來講,只單單印尼的朋友有三十幾萬人,越南大概差不多也有三十幾萬人,菲律賓、泰國、柬埔寨總共加起來七八十萬人跑不掉。如果今天台灣可以把他們的文化加進來,對台灣來講是加分的,而不是扣分的,因為台灣多了一個文化出來。我們要去玩潑水節,我們就不需要跑到泰國去了,台灣就可以玩潑水節了;菲律賓的文化,例如說聖母瑪利亞繞境,你也不需要跑去菲律賓看了,因為台灣就可以看得到了。這個是我的想法。

 

Q:您剛到台灣的時候有因為語言不熟悉而發生一些有趣的事嗎?

A:一開始的時候,我只會講,但是我不會寫。所以在生活上會碰到問題,可能是因為在當地國我們所使用的所謂的「中文」,跟台灣的「中文」是不一樣的,一定是有落差的。

比如說我在印尼的時候,我在家裡的時候,我會講我很喜歡喝巧克力牛奶,那我就會說:「我要一杯朱古力」。那來到台灣的時候,也不只是我一個,那比如說看公車站牌,我們知道說我們要到中山南路,但是好死不死每一個縣市都有中山南路。所以呢,就是常常搭錯公車,到最後就是搭計程車,然後回到台北火車站,(Q:從起點,從頭開始?),對從台北火車站重新開始(笑)。

只是很可惜台北火車站現在的規劃不是很人性化,因為它畢竟是一個台北市中心交通轉運站。一個所有的火車、所有的公車聚集的地方,所有的人不只是外勞、外配、甚至說學生、外國人,像我的話,我迷路了,我也只好先搭計程車,先回到台北火車站再說。從台北火車站開始,再開始去找我要找的公車,這個一直以來都會發生這樣的問題。然後台灣的國際化,可以說是很特別,因為台灣的國際化是有一點選擇性的國際化。包含路名,到現在為止很多外國人都搞不清楚到底是要用什麼拼法才是正確的。比如北安路,我是用「Bei」但是台北的「北」它是P不是B,它是一個習慣性,改不了了,這個東西就會就亂成一團了。

 

Q:不過就醫就件事有時比較危急,不知道您本人或朋友有沒有在就醫時遇到什麼困難?

A:我覺得說如果今天是外國人的話,就醫的經驗還滿……因為語言上問題,所以他們沒辦法去表達他們今天哪裡不舒服,如果我今天中文程度很好,我當然可以跟你說我哪邊不舒服,那醫生就可以診斷。那今天外國人來到醫院的話,他只會跟你講說我這邊痛,哪一種痛?是疼痛還是燒痛……所以我們為了不管是雜誌也好,中央電台也好,特別有做了一個單元,讓這些的朋友只要有問題,它們可以透過我們,然後我們再把他們的狀況,用中文讓他們知道怎麼表達,讓他們可以跟他們醫師講。

 

Q:為了可能中文不太熟悉的朋友,您有沒有對台灣的醫療環境有建議的地方?

A:大架構上是政策面上的問題。比如說:如果這一些的外國人在台灣感染疾病,他是不是要立刻馬上出境?這個就是問題了。他們可不可以在台灣治療?因為他們也有付健保,也有付勞保,那他們為什麼不能去享有他們的勞健保,而是必須要立刻馬上出境?例如當時在SARS時期發生的個案是因為和平醫院被封起來了,進不去出不來。所以,在照顧病人的這些外勞,一個一個,總共死了三個。當時我在市政府服務處理那三個案件,那三個案件到底他們算不算職災?這個就會是有爭議的,像是和平醫院的問題,那就是中央的政策的問題了。

至於第一線醫療院所面臨的問題,也不只是單獨一家醫院要做的,我們的建議是衛福部要跟勞動部、外交部、移民署、內政部一起來溝通,然後去成立一個所謂協助這一些外籍人在台灣的這一個機構,這個機構也可以是用招標的方式,由他們去聘請懂他們語言的人,然後在各個醫院去有一個據點。例如說:台大有一個會講印尼話的、一個會講越南話的,那至少萬一如果有這些病人的話,你們也知道要找誰當翻譯人員,而不是完全不知道的情況下,醫療人員只好一直用猜的方式。

當天譚先生提供了我們許多精闢的見解,在台大醫院可以提供及進步的部分,在本院除了可向國際醫療小組尋求在語言的協助外,在手部衛生這個全球努力的目標,我們也希望提供所有的照顧者都能了解的語言媒介,印尼版手部衛生短片請於201455日於YouTube 搜尋「台大醫院」或「手部衛生」收看。

 

譚先生與感染科黃總醫師談得興起,正在比手畫腳中

 

 

後記

感謝疾病管制署資助本衛教短片。

感謝醫學院張上淳院長、陳宜君醫師、盛望徽主任、王振泰副主任、田貴蓮感控師、江樸田實習醫師、陳冠州醫師、曾憲瑋醫師、蔡明璿醫師、盤建德醫師、黃崧溪醫師、楊鎮嘉醫師、張君毅醫師、洪敏倫先生、陳仕涵小姐協助拍攝。

採訪:黃崧溪

逐字稿:陳仕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