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01 第 255 期

臺大藥學v3.0 –

回顧母系60年軟硬體的「進級」

藥學系 張嘉銓副教授

 

近年來軟體和資訊網路的蓬勃發展,資訊分享和傳遞變得極為便利。從1990年代的Web 1.0 (單向提供資訊),進步到前幾年的Web 2.0 (互動式網站),一直到現在最新的Web 3.0 (雲端網路應用),二、三十年來發展可說是突飛猛進。同樣的,臺大藥學系這些年來的發展,就像是軟體和資訊網路一樣,從v1.0發展到現在v3.0的規模,也經過了足足三十年。這當中系上參與開發v3.0的工程師們(為系上付出的師長、校友、同學和朋友們)所付出的努力,不是三言二語可以形容的。

為什麼說臺大藥學系是邁入到第三個階段(v3.0)呢?因為不論是依時間區分或依系館所在位置區分,大致可以等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v1.0)是舊藥學館時期(1954-1984),第二個階段是基醫大樓時期(1984-2014),到現在進入第三個階段的水森館時期(2014-),恰巧是每三十年進級一個新版本。

目前v3.0的版本,從外觀上看來包括新的五層樓綠建築獨立研究大樓,圍繞著中庭的三棵大樹(木棉、菲律賓榕、大葉合歡)。此外,藥學專業學院於2013年成立,藥學系全面六年制將從103學年(2014)招收的新生開始實施。這樣的規模和六十年前剛成立時相比,真不可同日而語。

身為一個臺大藥學人,筆者試著以自己的所見所聞還有收集到的資料,整理出這六十年系上軟硬體約略的發展過程。現在就帶大家回顧「那些年,我們一起經歷的版本升級」過程吧!

臺大藥學v1.0 舊藥學館時期 (1954-1984)

這時期最有代表性的建築就是陪伴第一屆到第三十屆學長姐學生時代的系館。這個舊系館是一棟二層樓建築,原本座落於醫學院區北側徐州路,佔地一百四十坪,建於日治時代。據說是由杜聰明前院長將藥理所部分的空間讓出給藥學系使用的。系上的師長與學長姐們對於這棟曾經埋首學習研究之教室與實驗室等,都覺得懷念不已。由於已列為市定古蹟,1999年時配合國際會議中心的興建,原舊藥理學館拆除,舊藥學館用數百根鋼滾輪,原封不動往北移22.57公尺,歷時近一年(19994212000415,中間經歷九二一大地震)

在本系創系之初,有二位開山鼻祖級的師長是一定要提到的,那就是系裡最敬愛的創系系主任孫雲燾教授和一同創系的顧文霞教授。關於孫教授,系上第20屆的方承猷學長曾經在五十週年特刊中撰文提到:「在創系之始,百事待興,蓽路襤褸,舉凡經費、教師名額、校舍問題,莫不由先生詳細策劃,一一克服。當時臺大藥學系亦為台灣第一所藥學系,孫教授所訂定的藥學系四年修習課程,為台灣藥學教育之濫觴,無愧台灣藥學教育之鼻祖,至今臺大藥學系仍然是台灣教學教育之牛耳。實在是因為孫教授多年來打下之根基及門下弟子兢兢業業,一步一腳印,多年經營所成」。孫教授自創系起,擔任系主任長達十九年(19534月至19727),為歷屆系主任中擔任時間最長的。顧文霞教授原來在國防醫學院藥學系服務,在孫教授奉命成立本系時,情義相挺,前來相助。創系初期,孫教授擔任系主任,顧教授則在系上擔任教授兼任醫院藥劑部主任,為日後系上的發展建立了良好的根基。令人難過的是,在筆者2004年博士班畢業後的隔年,孫教授因病過世於台北,享年93歲;而顧文霞教授也在今年6月於美國辭世,享年98歲。二位師長對藥學系影響深遠,身為徒子徒孫的藥學系友們都同感悲痛。

還記得在碩二時(1998)曾參與籌備在醫學院二號館展出的孫雲燾教授珍藏品特展(這些珍藏品在2003年時同樣在二號館舉辦的「台灣藥學今與昔」特展中又再重新展出過)。還記得那時有幾次的機會聽孫教授親自講述每項珍藏藥盒、研砵和藥學相關郵票等物品的由來和歷史,覺得自己真是幸運。那時孫雲燾教授已退休,雖然每週仍有幾天會回系上辦公,但那幾次聽講的機會卻是我自大學時期上孫教授的藥學導論和藥學倫理課程後,少有可以近距離聽孫教授講話的機緣,至今仍令我難以忘懷。還記得在佈置展覽時,為了要趕製一大張孫教授示範操作顯微鏡的帥氣照片結合刻有甲骨文的龜甲刷淡底圖中來當展示櫃的背景,從晚上七點開始用自己的Pentium II-350電腦跑PhotoImpact修圖軟體,在設定了足夠的解析度後,每次調整圖片位置,滑鼠一放開,軟體就要算圖8-15分鐘,作業系統還是使用不甚穩定的Windows 95,等調整到滿意的位置並存檔成功,已經不曉得當機重開幾次,也差不多天亮了。此外,孫教授擅長寫甲骨文,曾經在系上五十週年慶時提字寫道:「藥能壽世,學以惠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藥學教育濟世惠民,任重道遠。」題字中透露對藥學教育的使命感,是藥學教育者的榜樣。憶起那時在設計臺大藥學校友會徽時,就把孫教授寫的「青出於藍」的行草書法題字當徽章背景圖案,期許藥學系友能一代更勝一代。

 

臺大藥學v2.0 基醫大樓十二及十三樓時期 (1984-2014)

原先基礎醫學大樓的規劃並不包括藥學系在內,是由孫雲燾、陳春雄、陳瓊雪和王光昭等四位教授奔走校方和教育部,經由增加預算,大樓樓層才由十四樓增加至十五樓,其中第十二樓及第十三樓由藥學系使用的。基礎醫學大樓於1985年籌建完成,系上於該年11月底遷入地板面積約一千二百坪之新址。在這現代化的研究大樓中有別於舊館擁有增大之研究空間,老師們努力撰寫計畫增添設備與器材,形成較為完善之研究環境。對那時的藥學系來講,空間暫時足夠,但如考量長期的發展,則仍受到不少的侷限。因此,仍極積的向教育部協商歸還藥學大樓用地與建設經費,但卻多次被擱置。筆者在時任系主任的陳媽媽(系友們都親切的稱呼陳瓊雪教授為「陳媽媽」)實驗室唸碩士班時,時常聽陳媽媽說規劃成立藥學院的事,也曾聽說她不畏繁瑣地多次找機會跟教育部爭取成立藥學大樓之經費及用地。此外,她還費心籌劃中藥科學研究所及臨床藥學研究所。國內臨床藥學的發展,就始於陳媽媽擔任臺大醫院藥劑部主任時所推動籌備成立的臨床藥學會。這些努力為日後成立藥學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實際接觸到藥用植物的機會,系上一直致力於維持系上專屬的藥園。最早的藥園據說是在現在醫學院學生宿舍的位置,而之前位在舊藥學館旁於1981年啟用之藥園,隨著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的興建,已遷到紹興南街的現址。此外,系上的老師和系友們還有一個共同回憶,那就是1992年獲得楊先生捐贈臺大所設立的文山藥園,為佔地約500平方公尺的土地,系上的老師同學對於那裡都有難忘的回憶,這裡可以說是我博士班的指導教授李水盛老師經營了二十二年的園地,至今仍多年如一日,不曾間斷。

在其他軟硬體方面,系上的發展在歷任的系主任卓越的帶領下有了長足的進度:研究所於1989年開始招生,1992年購入高解析核磁共振儀,藥學院於1993年開始規劃,2000年臨床藥學研究所成立,200141藥物研究中心成立,研究所亦於同年開始招生國際學生,部分課程以英文授課。在此時期,系上一路隨著生技醫藥科技的快速發展,進入另一個新的境界。

 

臺大藥學v3.0-水森館時期 (2014-)

在進入這個時期前,有幾項軟硬體的重大進展都在這之前的二、三年內一一實現,例如藥物科技大樓「水森館」的落成啟用、藥學專業學院的成立、藥學系六年制的實施及藥學系六十週年慶。藥學系六十週年慶對系上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而大樓、學院和學制這些軟硬體的進展,一路推著系上邁入v3.0時期。

 

1. 臺大水森館

臺大水森館是由本系第13屆系友許照惠博士捐款,於民國98年正式動工興建。之前是叫做藥物科技大樓,在完工後依許博士尊翁的名字命名為「水森館」。經過了五年的規劃與施工,本館20109月完工。在克服一連串主客觀的問題後,全系於201421018日由基醫大樓十二、十三樓全面搬遷進駐到水森館。

 

2. 藥學專業學院

鑒於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的藥學系皆已具有至少學院等級的規模,大陸更是有許多的藥科大學。國內目前加上成大已有八所學校設有藥學系,私立的五所學校均已成立獨立運作的藥學(或相關)學院。系上自1993年開始積極規劃成立藥學院。然而,在國立大學的編制限制下,要突破現有體制非常不容易。經過多年的努力,在現任楊校長及李前校長的幫助下,「藥學專業學院」申請案於2013323國立臺灣大學101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校務會議正式通過,繼牙醫與獸醫專業學院後,成為臺大的第三個專業學院,任務是專門培養藥學領域的專業人才。目前本專業學院包含藥學系(所)、臨床藥學研究所及藥物研究中心等單位。為促進藥物的研究發展與藥學人才培育,校級的創新藥物研究中心在陳基旺前研發長的催生下,於2013515於水森館掛牌成立,這使得藥學的研究發展能獲得來自校方更多的支援。

 

3. 六年制

和爭取成立藥學院同時間進行的還有藥學系全面六年制的實施。自98學年度起,本系大學部學生將逐步由部分六年制到103學年度增加為全面實施六年制。這樣子的整合式專業養成教育,長遠來看將使本系畢業生在醫療團隊中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在以生物科技產業掛帥的二十一世紀,在藥學專業學院架構下訓練出來的畢業生在生技醫藥相關產業中將更具競爭力。

 

4. 六十週年慶

2013年,臺大藥學歡慶創系六十週年。從10月中旬開始舉辦一系列「暖壽」活動,包括「二臨玉山登山健行」(2013868)、「系慶單車環島」(2013101221)與「六十週年系慶茶會」(2013119於水森館舉行)等。正式的慶祝大會「六十週年系慶暨緬懷孫雲燾教授百年冥誔」於1116在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11樓的國際會議廳盛大舉行,衛生福利部邱部長、楊校長、醫學院張院長和醫院黃院長等多位貴賓都蒞臨祝賀。在上午的時段顧院長發表專題演講:「榮耀與使命」,朱茂男(12)和陳芳玉(8)系友分別以演講和鋼琴演奏的方式追憶孫教授。下午的活動分三個場地同時舉行,分別是「高峰論壇-臺灣生技產業風起雲湧之契機」、「藥師執業環境及藥事政策的變遷與展望」、「享受金色年華(10屆李百齡系友及其夫婿黑幼龍主講)」。筆者參加的是前述第一場的高峰論壇,多位在創業方面極有經驗與成就的學長姐或先進分享創業的心路歷程。一開始是由張鴻仁講「臺灣生技業的過去、現況與未來」,接著由在業界被公認有生技華人「四大天王」之稱的許照惠系友、許中強(15)系友、陳志明(18)系友及張念慈談生技業的「創業甘苦」,再來是由何美玥主持、葉志鴻、顧曼芹(22)系友與高士偉(以上均略敬稱)探討「臺灣生技業面臨的挑戰與智慧財產權」,最後是論壇建言。慶祝晚宴的節目則更是精心安排,不僅撥放系慶特製影片,系對走秀進場,系友音樂與舞蹈表演、各屆聯絡人感恩火炬傳承以及「感恩的心」大合唱。一系列的慶祝活動最後在111718日的「搭火車去旅行」活動中畫下完美句點。

未來期許

從創系時的v1.0時期,在師長和系友們經過了千辛萬苦的努力後,終於邁入了v2.0的時期。而筆者在大學和研究所就學時看著系上為追求卓越所做的付出和努力,為升級到v3.0打下了穩固的基礎。近期回系上服務時,親眼看著系上由v2.0正式進入v3.0,心裡覺得感慨無限:以前覺得困難無比的事,在全系的堅持和努力下竟真的實現了,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能在校友及各方的協助下有此進展,真是系上的福氣。在歡慶系上六十週年之餘,更應該要確立下一個版本要開發的目標,努力實踐,儘快升級到v4.0

 

註:以上資料是筆者整理各期臺大藥刊、臺大藥學五十週年特刊和陳瓊雪教授榮退紀念專輯等資料得到,如有錯誤,尚希指正。